植物冠層分析儀是托普云農設計開發的一開專業用于觀測植物冠層的植物表型儀器。該儀器不僅可以快速的測量的植物冠層的葉面積,還能的測量的植物的冠層溫度,是現代農業研究、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我們知道的植物冠層溫度是植物的重要生理生態特征之一,可以有效反映植物對其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是一種新興的植物缺水狀況的診斷指標。因此,通過植物冠層分析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農業灌溉工作。在現在隨著植物冠層分析儀的開發應用,其以被廣泛的應用于的現代的農業技術管理中了。例如,某植物工廠就使用植物冠層分析儀研究生菜根際通風對冠層和根際環境影響。具體結論如下:
隨著植物工廠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環控方式難以實現各處均勻通風,環控效果難以保證,能源利用效率較低。該研究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根際通風方法,使植物工廠環境空氣流經水培系統中營養液面與栽培板之間的空氣層后進入植物冠層下部,實現高效的通風。該文以成熟期的生菜作為試材,在同一環境條件下對低速連續通風(LCRV)、高速間隔通風(HIRV)與傳統通風方式(CEC)下生菜冠層及根際環境參數變化進行對照,測試其通風調溫效果。
結果表明,各處理空氣層溫度均低于環境溫度,濕度則普遍高于環境。其中,LCRV溫度最低,與環境溫差能夠達到4.07℃;CEC濕度最高,可達100%。在冠層下部,LCRV溫度低于環境3.47℃;CEC濕度較環境提高27.56%;該區域CO2濃度在LCRV作用下較CEC高139×10-6。隨著高度的增加與冠層遮擋的減小,根際通風對冠層上部環境參數的影響逐漸削弱,LCRV溫度仍為最低,但其溫差已經縮小至0.75℃,CEC溫度則高于環境0.84℃;各處理相對濕度與環境的差異也有所減小,數值最高的LCRV較環境高15.8%。在營養液中,LCRV液溫較CEC降低4.03℃;HIRV大幅減緩了溶解氧下降趨勢,試驗結束時仍維持在3.8 mg/L,同期LCRV和CEC處理只有1.8 mg/L。
由此可見,傳統環控方式下冠層與環境參數差異明顯,以環境參數作為調控依據不夠準確;相比之下,根際通風在解決傳統環控方式通風溫控不均勻的同時,對地上部及地下部多種微環境參數調控起到了積極作用,降低環控要求,提高空調溫控效率,具有推廣價值。